圖為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撰寫的《新基建藍皮書》5日在廣西南寧首發?!£惞谘浴z
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撰寫的《新基建藍皮書》5日在廣西南寧首發。藍皮書指出,數字經濟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,成為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。
基于對新基建的研究理解和分析業界經驗,藍皮書提出,當前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卷全球,數字經濟重塑了社會生產力,重構了生產要素供給,為全球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和核心動力。
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測算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35.8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占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。2019年數字經濟發展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.7%,顯著高于農業、工業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,成為帶動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力。
藍皮書分析,從各地來看,數字經濟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。
一是規模大。2019年,廣東、江蘇、浙江、上海等12省份的數字經濟規模超過萬億元,遼寧、重慶等5省市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也超過5000億元。
二是占比高。北京、上海數字經濟在地區經濟中的GDP占比超過50%;廣東、浙江等省市超過40%;重慶、湖北等6省市數字經濟GDP占比超過30%。
三是增速快。2019年,貴州、福建等5省市數字經濟增速超過15%,其余大部分省市數字經濟增速在10%至15%之間。
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,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新動能。新基建強大的技術能力一方面可以助推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融合,實現生產要素的智能化配置和產業供給質量的進一步升級,提供新的發展方向;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產業鏈整合上下游優勢資源,為形成“雙循環”經濟格局提供強大支撐,為數字經濟的產業發展提供嶄新方向。
文章來源:中國新聞網